点击查看 [ 查看详细 ]
点击查看 [ 查看详细 ]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黄金”。它驱动着国家的工业引擎,更深深植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20世纪80年代,我踏入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当时,恰逢改革开放初期,也是中国石化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起步阶段。作为一位长期关注、研究、记录石化行业的摄影人,无论走在风沙弥漫的大漠戈壁还是繁华整洁的城市街道;无论身处现代智能... [ 查看详细]
2024-09-279月25日,“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举行。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保俊,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社会工作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刘钊,中央社会工... [ 查看详细]
2024-09-26见证中国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入行近40年中,我曾参与了许多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其中,城市超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是我最为喜欢的参与项目。它不仅有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感,而且还能成为城市的精神支柱。记得刚踏入工地时,为大家拍照是我与各级工友交往的一种方式。久而久之,每逢节假日之前为工地上的普通... [ 查看详细]
2024-09-24点击查看 [ 查看详细 ]
点击查看 [ 查看详细 ]
作为土生土长的丹东人,我小时候就对家乡山水、民俗风物情有独钟,后来不期然喜欢上了摄影。及至稍长,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礼敬,又把镜头聚焦时代进步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拍摄了数以万计的工业摄影作品。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丹东,则是闻名全国的轻工业名... [ 查看详细 ]
其实,摄影本身就是工业化的产物。因为工业摄影贯穿了摄影史发展的始终,我的摄影成长经历就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日益提升起来的。在我拍摄的影像中都有意无意地触及到工业化的发展和变革。从业余爱好到专业记者,工业化题材几乎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并成为了表现和推动我摄影观念和社会价值变化的力量。我有过8年一线工人经历,有... [ 查看详细 ]
生产劳动、结婚生育、生命健康,这些和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也是时代变迁中重要的社会议题。在发展的洪流中,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生产力,在宏大叙事中将张力拉满,找到其中鲜明的个体符号,始终是我的表达方式。我于1987年毕业,被分配到辽河油田,成为采油厂学校的一名老师。1993年,我成为《辽河石油报》的摄影记者。自此,... [ 查看详细 ]
点击查看 [ 查看详细 ]
点击查看 [ 查看详细 ]
点击查看 [ 查看详细 ]
2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在辽沈大地上却发生了沧桑巨变。沈阳曾被誉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主要支柱企业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和体制机制等原因,沈阳成为“东北现象”的代表,铁西区30万产业工... [ 查看详细 ]
点击查看 [ 查看详细 ]
7月26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对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部署。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委书记柳拯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 [ 查看详细]
2024-07-307月16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折多山一处海拔约4500米的山腰上,电力工人们攀岩而上。(于文国摄)7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王飞带队,以于文国、张洁、吴凡、徐强、王存芳为成员的中国工业摄影协会纪实摄影创作小分队奔赴有“进藏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采访川渝1000千伏、金湖±800千... [ 查看详细 ]